
2019年,台湾地区通过了所谓的“凤阳专案”,计划花费2400多亿新台币(折合80亿美元),从美国那里购买66架全新的F-16V战斗机。为了讨好美国政府,台湾行政机构难得展现出高效率,以极快的速度通过了这笔特别预算,要是治理堰塞湖能拿出这么高的效率,今年台湾老百姓也就不用遭那罪了。特别预算通过后,按照计划,台湾地区空军应该在2023年初拿到第一批F-16V,2026年前完成交付。
台军打得如意算盘是,自己利用美国转让的技术,自行完成对144架老式F-16的升级工作,再加上从美国引进的66架全新的F-16V战斗机,台湾将拥有210架四代半战斗机,是一股不容小觑的空中力量,成为台独势力“以武拒统”的最大底气之一。
台湾汉翔航空公司自己升级F-16的计划进行的非常顺利,144架F-16在2023年就升级完了,可是从美国进口的全新F-16V却出意外了。2023年,美国就通知台湾方面,因为“软件整合”问题,首批F-16V的交付时间将推迟到2025年中期,到了2025年又因为“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交付时间一拖再拖。今年6月份,台湾地区空军参谋长李庆然还信誓旦旦地表示:凤扬专案将于2026年内完成交付。

结果到了10月20日,李庆然就不得不改口称“凤扬专案的风险很高”,台湾防务部门负责人顾立雄也站出来承认:要在2026年预算到期前交付完成很有挑战性。虽然为台湾地区生产的首批两架F-16V于今年4月份就在南卡罗来纳州工厂下线了,但是台湾空军至今连飞机的影子都没见到。
从2019年到2025年,区区60来架F-16战斗机都造不出来,美国军工复合体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拉垮了?美国将原因归咎于“软件整合”明显站不住脚,人家台湾汉翔公司从2017年开始对老款F-16进行升级,144架的升级工作都完成了,也没说遇到什么“软件整合”问题,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技术实力难道还不如汉翔公司?至于“疫情导致供应链中断”也说不过去,这都2025年了还将锅甩给新冠疫情,F-16又不是什么新机型,全世界的保有量非常高,至少10多个国家和地区每年都会订购零部件,供应链不可能中断。
F-16V一再推迟交付的真正原因,应该是稀土供应链出现了问题,中国打出的“稀土牌”变为“群攻魔法”,将台湾空军给制裁了。与老式F-16不同,全新生产的F-16V为Block70型号,装备了F110GE-132型发动机与AN/APG-83有源相控阵雷达,并可以携带AN/ALQ-211A电子战系统和ALE-50拖曳式诱饵,这些高精尖设备赋予了F-16V超强的态势感知能力与战场生存能力,综合作战性能媲美中国的歼-10C。
然而这些设备却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需要高性能磁铁、合金以及光学传感器,制造这些零件都离不开稀土材料,并且还是稀土纯度至少达到4N级别的高性能稀土材料。很不巧的是,目前只有中国具备4N级别稀土材料的工业量产能力,美国满世界收购稀土矿,但是自己只能量产3N级别的稀土材料,所以美国军工复合体对中国稀土的依赖程度极高,尤其制造高性能军用磁铁的稀土材料,美国对中国大陆的依赖程度接近100%。

前几年,美国五角大楼就紧急叫停了F-35的交付,因为在安全监察过程中发现发动机使用的关键磁铁是直接从中国原装进口的,不符合安全规定。此后五角大楼一直在推动武器供应链的“去中国化”,结果却是收效甚微,制造先进武器需要高性能稀土、高性能稀土材料只有中国能制造、不买中国高性能稀土就造不出先进武器、不造先进武器就打不过中国,美军陷入了“一根筋两头堵”的状态。
早几年,中国对稀土材料的出口管制还没那么严,美国的各种先进武器产量还是有保证的。但是在特朗普挑起贸易战之后,中国对稀土材料的出口管制力度逐年加强,此前F-35的新型有源相控阵雷达生产就出现了问题,让F-35的Block4升级进度延后,最近几年美国军方接收的F-35数量不升反降,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了中国稀土出口禁令的影响。

而在特朗普二进宫后,中美再度爆发关税战,面对美国的无理挑衅,中国出台了有史以来最严格的稀土出口管制,并建立了对出口稀土最终用途的监督机制,出口含有微量中国稀土元素的产品,都必须获得政府的批准,并且针对“军事最终用途”的申请将自动拒绝。此举对美国军工复合体造成了严重困扰,虽然美国可以利用走私、从旧设备中回收稀土材料的方式,缓解稀土材料的短缺,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而且随着中国对稀土出口管制力度的提高,走私产品的价格也会跟着水涨船高,毕竟是“物以稀为贵”。在稀土材料储备逐渐耗尽之后,美国军工复合体只能优先保证自用武器的产能,像F-16V这种次要武器项目,当然是要给F-35这些武器让路了。
这也就完美诠释了,为什么几个月之前台军还信心满满的表示会如期接收F-16V,中美掀起新一轮贸易战后,突然就宣布F-16V无法按时交付了。不是美国不想按时交货,而是美国军工复合体被卡脖子卡的快翻白眼了。哪怕是五角大楼现在允许企业直接采用来自中国的零部件生产武器,中国这边也不会卖了。
而台军则成为中美隔空斗法的最大受害者,以美国的霸道做法,哪怕武器无法按时交付,也会要求台湾当局按时付款,甚至还会在F-16V无法交付滞留在美国仓库的情况下,向台湾当局索要不菲的“保管费”。之前美国对土耳其实施制裁,扣押了土耳其订购的F-35战斗机,就要求土耳其按时支付F-35的“保管费”。
当然台军对这种情况已经见怪不怪了,台湾当局从美国买武器,与其说是为了增强防御实力,倒不如说是打着军火买卖的名义向美国纳贡,武器交没交付并不重要的,重要的钱是要先打过去。早在2000年和2007年,台湾地区就先后两次从美国那里采购AIM-120空对空导弹,结果导弹买到手之后,却只能长期存放在美国关岛基地,明明是台湾军队买的东西,使用的时候却需要得到美方的批准才能使用。一直到2021年台湾空军才首次在台海上空试射AIM-120,当年买AIM-120的时候,歼-10都还没服役,结果台湾空军真正试射AIM-120的时候,歼-20都服役好几年了,期间台湾还要定期支付给美国“保管费”,台湾这笔买卖是亏到姥姥家了。
台湾每次花天价买到的武器,最后基本上都沦为了摆设。如果2000年的时候台湾空军能装备AIM-120,那对于解放军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威胁,当时解放军别说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了,就连R-27这种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都还没普及,台湾战斗机要是普及了AIM-120,台海上空的制空权真要易主了。

而如果台湾空军能在2018年前装备大量F-16V战斗机,对于还在依靠歼-10A、歼-11B为主力的解放军来说,也称得上是极为严峻的挑战。可是一直拖到2025年还没完成交付,那么F-16V对于台湾空军来说就非常鸡肋了。在歼-16和歼-20大量服役后,F-16V跟老式F-16其实没有本质区别了,都是被霹雳-15、霹雳-17在上百公里外一发入魂的命,区别在于F-16V是更昂贵一点的靶机。2018年之后,就连歼-10C都大批量服役了,还在使用AIM-120的F-16V撑死了也就只有阵风战斗机的空战性能,到时候解放军不需要让歼-16和歼-20出手,歼-10C就能把F-16V压得死死的。因此台湾空军当年以超过1亿美元的天价采购F-16V,完全就是抱着被宰的心态去的,那时候基本所有人都知道歼-10C、歼-16、歼-20才是台海上空的主角,买F-16V相当于帮解放军订购一批昂贵的靶机。
所以现在哪怕美国方面一直拖着不交货,台湾军方也不着急,因为买回来也没啥用,该被压着打还是压着打,重要的是让美国看到了台湾身上还有油水可榨,这样才能让美国舍不得放弃台湾,花的是台湾纳税人的人,“台独”分子们一点也不心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