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战场情报表明,俄军已基本完成对红军城的合围态势,城区大部分区域已落入俄军之手,仅西部约一公里宽的区域仍在乌军掌控,双方在此展开激烈争夺。从当前战况判断,乌军若想守住红军城,恐怕希望渺茫,失守或许只是时间问题。
那么,红军城究竟为何如此重要?

不少观点认为,红军城是顿巴斯地区的后勤“大动脉”,一旦俄军将其拿下,便能切断乌军在整个顿涅茨克地区的补给线。若将时间回溯到2022年,这一说法确有道理。彼时,若俄军从基辅撤围后转而进攻顿巴斯时,能发动大规模装甲突击或空降作战,迅速占领并牢牢控制红军城,那么后续在巴赫穆特、阿夫杰耶夫卡等“绞肉机”式战场上,俄军的作战难度将大幅降低。
然而,现实情况是,俄军在战争初期的大纵深突击行动中,遭受了重大损失,大量先进装备被毁,众多精锐士兵伤亡。加之乌军在北约情报系统的支持下,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显著增强,俄军再难组织起有效的穿插突击行动,只能采取逐个村庄推进的战术。历经三年多的艰苦作战,俄军终于推进至红军城,但当年依赖红军城补给的乌东诸多要塞,早已被俄军攻克。
既然如此,顿巴斯地区的乌军如今依靠什么进行补给呢?
有人或许会想到顿涅茨克最后的“堡垒”——“双子城”。实际上,这两座城市的补给并不依赖红军城,其主要补给通道是经哈尔科夫至伊久姆的公路。而伊久姆地区的关键在于奥斯基尔河与北顿涅茨克河,目前这两条河流的控制权仍在乌军手中。
当前,俄军正对库皮扬斯克和利曼发动猛烈攻击,意图寻找机会渡河,切断这条补给线。但从之前北顿涅茨克河的渡河作战情况来看,俄军的渡河作战能力并不突出,即便能够成功渡河,也必将付出惨重的代价。
俄军能否向西进攻第聂伯罗呢?
也有人提出,俄军在占领红军城后,可以继续向西推进,进攻第聂伯罗。但这一行动同样面临巨大挑战。
去年,乌军在扎波罗热地区的反攻行动失败后,便沿着原有防线构建了自己的“乌版苏罗维金防线”,该防线从扎波罗热一直延伸至哈尔科夫。这意味着俄军无法发动闪电战,向西推进也只能继续采取“逐村争夺”的战术。
由此可见,这场战争的性质已然发生改变
自2022年冬季以来,俄乌冲突已彻底演变为一场消耗战。双方不再追求快速攻城略地,而是比拼谁能在这场持久战中坚持得更久,谁能承受更大的人员与装备损失。
乌军的作战策略是:在前线依托防御工事逐步后撤,同时在后方利用远程无人机对俄罗斯的能源设施发动袭击,以削弱俄罗斯的战争潜力。
俄军的作战策略则是:不盲目冒进、不贪功冒进,根据自身的实力和资源状况制定作战计划,经济能够支撑多久,作战就持续多久。
归根结底,这场战争的胜负已不再取决于前线的作战结果。真正决定战争走向的,是东西方两大阵营,哪一方拥有更雄厚的实力、更强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