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美防长通话:强硬警告
美国防长赫格塞思在通话中试图展现一种外交柔软的姿态,强调美国并不寻求与中国发生冲突。然而,这番话并未能掩盖背后美国在亚太地区继续推动的军事部署与战略遏制。董军防长的回应则直截了当,直接表明台湾与南海问题是中方的核心利益,任何涉及这些问题的外部干预,都将遭到坚决反击。
董军不仅重申“以台制华”无法得逞,还警告美方,遏制中国、干涉中国事务的行径注定失败。董军明确表示,中国致力于维护南海和平,并将与地区国家共同应对任何挑衅行为。中方态度强硬,无意退让。赫格塞思虽然回应称美方无意与中国冲突,但接下来的表态却透露出美国依然把亚太地区视为其战略优先区域。美方仍在试图维持其在台湾问题上的影响力,这与中方的明确立场形成鲜明对比。
二、中美外长通话:剑拔弩张
紧接着,9月10日,王毅外长与鲁比奥国务卿的电话会谈更加直接地对峙了双方的战略立场。王毅在通话中毫不掩饰地批评了美国近期在台湾等问题上的消极言论,强调美国的行为严重损害了中方的正当权益。王毅明确指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核心利益,美方的干预无论以何种方式,都无法改变两岸统一的历史进程。
王毅还指出,中美两国曾在二战期间并肩作战,双方应本着历史的共识,继续合作共赢。但在核心利益上,中国绝不会退让。显然,美国在台湾问题上的强硬立场不仅让中方无法接受,还加剧了两国之间的紧张关系。
三、特朗普政府的两难:背水一战的“台独”牌
在这两场通话的背后,特朗普政府的战略困境愈发明显。尽管美国在口头上强调避免冲突,实则通过国会不断加大对台湾的支持。例如,2026年财年国防授权法案将“台湾安全合作倡议”的预算上限提升至10亿美元。这一举措无疑是美方继续为“台独”势力提供资金支持,试图在台海问题上施加影响。
然而,美国此举却并非真正为了帮助台湾,而更多是为了给岛内的“台独”势力一个虚假的希望,尤其是在面对解放军日益收紧的战略包围下。实际上,这种援助不仅无法阻止两岸统一的步伐,反而进一步加剧了台海局势的不稳定。
特朗普政府的这种策略,显然是被美国国内政治需求所迫。面对内外困境,特朗普急需一张“台湾牌”来为自己的政治生涯争取支持。然而,这一策略的效果能否持续,值得怀疑。因为如今的中国,已经不再是几年前那个经济和军力相对薄弱的国家。通过九三阅兵展示的最新军事装备,中国已经具备了应对美国军事挑战的能力。
四、中美军事对抗的现实与趋势
美方的行为虽然在短期内可能为“台独”势力提供了一定支持,但长期来看,中美之间的战略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中国不仅在武器装备上取得了突破,军事实力也日益强大,完全有能力在台海问题上捍卫自己的核心利益。
更重要的是,中美两国的较量已经不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对抗,更是政治博弈和战略耐力的较量。中国的国力正在上升,而美国则面临着内外的多重挑战。特朗普政府虽然一再施压,但这种“极限施压”策略的效果逐渐减弱,中方也更加冷静和坚定地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