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霸”的财力,中式装备的东风
阿尔及利亚的“壕”气写在基因里。这个曾让法国殖民者“意难平”的国家,坐拥100亿桶石油和2万亿立方米天然气,年油气收入高达680亿美元。2025年军费预算直接飙到216亿美元,比巴基斯坦(100亿)和泰国(76亿)的总和还多。如此阔绰的手笔,让阿尔及利亚采购武器从不看价格标签,只问性能巅峰。
但有钱不等于任性。阿尔及利亚的装备选择背后是精明的战略计算:早年依赖俄制T-90坦克,却在测试中被中国VT-4彻底碾压。VT-4不仅打出100%远程命中率,还首次搭载车载无人机和主动防御系统,连俄军最新款T-90M都望尘莫及。面对这种“代差”,阿尔及利亚陆军果断转向,将300余辆VT-4纳入采购清单。
顶配VT-4,沙漠战场的“六边形战士”
新版VT-4的升级堪称“脱胎换骨”:
装甲革命:抛弃老款格栅装甲,炮塔全面覆盖复合反应装甲,动力舱加装双层格栅护甲,专防无人机和反坦克导弹的“灌顶攻击”。俄乌战场上“坦克开罐器”纵横沙场的教训,在这里被提前封堵。
夜战之眼:炮长周视镜升级为云台式稳像光瞄,夜间锁定距离提升40%,沙漠昼夜温差下的成像抖动近乎归零。北非夜间作战的主动权,已被牢牢握在手中。
主动防御:全球仅中美俄掌握的硬核技术,能0.2秒内拦截来袭导弹。这套系统甚至让VT-4的防护力超越中国自用99A坦克,成为名副其实的“外贸天花板”。
更颠覆传统的是,VT-4首次整合车载无人机作战模块。坦克炮塔搭载的四旋翼无人机可前出5公里侦察,将战场态势实时回传。以色列“梅卡瓦”坦克在加沙被哈马斯单兵近身爆破的悲剧,在这里再无上演可能。
从单件到体系,中式合成旅的“全家桶”野心
阿尔及利亚的野心远不止坦克。翻开其采购清单,俨然是中式装备的“超级展厅”:
地面突击:VN-1轮式战车、VN-11履带战车、90B装甲运兵车组成快速突击群。
火力覆盖:SR-5火箭炮(射程70-300公里)、PLZ-45自行迫击炮实施纵深打击。
空中支援:彩虹-4、翼龙-2察打无人机24小时战场巡逻。
防空反舰:红旗-9防空系统拦截高空目标,“鹰击-12”反舰导弹威慑地中海。
若再增购500辆VT-4,阿尔及利亚陆军将拥有3个完整重装合成旅。每个旅集成坦克、火炮、防空、电战单元,通过数据链共享战场信息。这种“跨域杀伤链”模式,正是解放军碾压台海推演的制胜法宝。如今在北非复刻,堪称中式作战体系的海外首秀。
地缘暗战,中国军贸的“替代逻辑”
阿尔及利亚的选择绝非偶然。俄乌冲突后,西方制裁使俄制装备交付能力腰斩,T-90坦克生产线几近瘫痪。中国却凭借全产业链优势和无政治附加条件的合作原则,迅速填补空缺:
技术转让:允许本土化生产(如巴基斯坦VT-4生产线),对比美国严控技术输出;
体系捆绑:战机(歼-10C)、防空(红旗-9)、预警机(空警-500)打包销售,客户一键组建“中国体系”。
实战背书:巴基斯坦歼-10C对印度阵风打出9:0战绩,埃及退订54架阵风转购歼-35,中国装备靠战绩而非广告征服市场。
当埃及还在中美之间摇摆时,阿尔及利亚已用行动投票——放弃法国“勒克莱尔”坦克、退订俄罗斯苏-57战机,将国防自主权押注中式装备。这种“闷声干大事”的风格,正引发北非军事格局的链式反应:摩洛哥紧急增购中国“天龙-50”防空系统,尼日利亚陆军接装VT-4后追加翼龙-3无人机订单。
军贸新纪元:从卖武器到卖战争范式
阿尔及利亚的重装合成旅订单,标志着中国军贸的升维竞争:
从单品到体系:过去卖坦克飞机,如今输出“合成旅”作战概念。
从硬件到服务:提供卫星导航(北斗)、后勤维护、战术培训全周期支持,在撒哈拉沙漠建训练中心模拟对抗。
从市场到地缘:通过“一带一路”捆绑基建与防务合作,北非油气田由中国护卫舰巡逻,港口由中国防空系统保护,形成“能源-安全”双闭环。
这种模式下,阿尔及利亚既是买家更是“代言人”。其VT-4坦克在非洲联合军演中的每一次机动,都在为中式装备书写广告——当沙漠迷彩的钢铁洪流碾过撒哈拉,全球军火市场的权力版图已悄然改写。